西双版纳州传统节日简介

时间:2022-10-14  来源: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  作者: 我要纠错


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,代代传承。傣族节庆文化是傣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缩影,它既展示傣族的生态文化、图腾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民俗文化、饮食文化、服饰文化、工艺文化、水文化和诗歌、绘画、文学、艺术、体育等等,它是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节庆文化花丛中的一朵奇葩。傣族重大传统节庆有“桑堪比迈”(泼水节)、豪瓦萨(守夏或入雨安居,俗称关门节。)、奥瓦萨(出守夏或出雨安居,俗称开门节。)等。

“桑堪比迈”(泼水节)

“桑堪比迈”即傣历新年节。傣历一般以6月为首,5月为末。每年的新年是太阳沿黄道十二宫运行至白羊宫之日,此时多为傣历6月,所以有“楞贺桑堪比迈傣”即“傣历6月新年节”之说。新年到来,傣族人民都要举行最隆重的“赶摆”庆祝活动,一般为3-4天。第一天为旧年最末一日,傣语称“宛多桑堪”,即除夕;傣历旧年与新年之间往往有1-2天的“空日”,傣语称“宛脑”,既不是旧年又不是新年的日子;随后才是新年元旦,傣语称“麦帕雅宛玛”,即“日子之王来到的日子”。新年间,各村各户杀猪宰牛,做米干、米线,穿新衣、新裤,参加庆祝大会和“赶摆”活动。期间,在各村各寨的佛寺里都要举行隆重的 “沐佛”活动,“沐佛”活动结束后,人们用纯净的水相互泼洒,相互祝福。这一活动慢慢演变和发展,形成了今天的“泼水狂欢”活动。届时,成群结队的民众走上街头,参与相互泼水祝福的狂欢活动,热闹非凡。因此,人们又把傣历新年节称为“泼水节”,“泼水节”就变成了傣历新年节的代名词。

傣历新年节,节中举行泼水狂欢、沐佛求福、软苏布施、赶摆庆典。赶摆活动中又有燃放高升、火花、水灯活动,还有跳“依拉灰”,跳“孔雀舞”、表演傣族传统武术等民间技艺表演和堆沙、划龙舟、斗鸡等民间体育竞赛,同时还进行民族商品交易等活动。传统的傣历新年节,过去多为民间活动,由傣族各村寨老人商议而定,在“麦帕雅宛玛”日前后择日举行新年“赶摆”活动,便于各村寨群众相互走访,参与活动,往往新年活动会延续一个月左右。

如今,“泼水节”是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传统节日。届时,全州放假三天,各族各届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欢聚一堂,共度共庆这一盛大的民族团结盛会。西双版纳“泼水节”已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泼水节的传说:

很久以前,天上掌管日月星辰的是一个凶残的暴君魔王,叫捧麻点达拉扎,他无恶不作,调乱日月星辰时间,使人间节令不分,白天、夜晚混乱,风不调雨也不顺,人们无法正常生活。百姓恨死他,用箭射他,箭射到他身上,只见火星乱飞,魔王一动也不动;人们拿刀去砍,只听得叮当一声,火光闪闪,魔王一根汗毛也没有损伤;人们又用火去烧,魔王却在火中哈哈大笑。魔王有七个美丽的姑娘,她们对父王的作为十分憎恨,暗中商议要杀死捧麻点达拉扎,为民除害。

一天夜里,魔王最宠爱的七姑娘,按照大家商量好的计谋,请捧麻点达拉扎喝酒。当魔王喝到有点醉意的时候,七姑娘趁敬酒试探地说:“父王啊!你的本领真大,刀砍不伤,箭射不进,水淹不死,火烧了你还高兴,你是福大命大啊!祝父王千年万年长寿无疆!”魔王真醉了,说话露了底:“女儿呀,天底下哪有不会死的人,我最怕的有一件事!” ,“父王怕什么?”,  “我最怕有人拔下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。”

七姑娘不露声色,她继续给父王灌酒,直灌得捧麻点达拉扎头昏眼花,宫廷倒转。魔王要七姑娘扶着他上床,不一会就打起呼噜睡得像死猪一样。七姑娘灵机一动从魔王头上拔下一根头发,朝他脖子上一勒,捧麻点达拉扎的头像熟透的瓜,咕噜噜滚到地上。

没想到捧麻点达拉扎的头一碰到地就着起火来,像一个火球滚到哪里就烧到哪里。吓得七姑娘大叫起来,六个姑娘闻讯冲过来,看着燃起的熊熊大火毫无办法。大姑娘急中生智,把捧麻点达拉扎的头抱起来,火马上就熄灭了。于是,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,每人抱一天(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),轮换时,大家向她身上泼水冲洗污垢,也防止魔头再起火。

从此以后,傣家人为了纪念这七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姑娘,每到新年就相互泼水,互相祝福,这就是傣历新年泼水的由来。

新年泼水是一种礼节,既隆重又热闹。除夕那天,人们先到佛寺里,取来最干净的清泉(江河)水,采来最香的鲜花,把花瓣撒在水中,每人取一瓢,用含着花香的清水给佛像沐浴(象征给佛祖沐浴),祈求来年平安。仪式举行完后,人们用树枝和鲜花浸水相互淋洒,以示祝福,口中不断地说着“萨瓦沙丽”(吉祥安康)“如利京宛”(幸福健康)。对长者只能轻轻地淋洒在肩和背上,表示尊重。到佛寺外和街上,年轻人们就可以泼水狂欢,以示祝福和欢乐。

傣族的传统节日除傣历新年节外,隆重的还有“毫瓦萨”和“奥瓦萨”即关门节和开门节,实际为傣族的传统佛教节日。

“毫瓦萨”时间在傣历9月15日(约阳历6月中旬)。从这天开始三个月为佛教的安居斋戒期,此间僧侣在佛寺里净居修学,接受供养,不许外出巡游。世俗信徒也要到佛寺里静坐参佛,听经拜佛。在这三个月里,正值雨季来临,气候炎热,稻秧已经栽插完,农事活计少,人们在村寨里以户为单位,每隔七天轮流祭奉(做赕)一次,也称“赕星”,要杀猪宰牛,全村人都参加,以食物、鲜花、蜡条、钱币献佛。老人信徒常留宿佛寺中,与僧侣一样生活。村寨里青年男女不准谈婚论嫁,要停止贺新房等一切娱乐活动。三个月里,要举行一次大“赕”活动,一般为三天三夜,第一天为“杭赕”,准备献佛、祭祖的物品,各家各户在家里剪纸、做金花、银花、蜡花,扎纸房子、纸牛、纸马,抄写经书经文,杀猪宰牛蒸煮猪肉、牛肉和芭蕉等食品,还要准备钱财实物;第二天“仿坦”(听经),把所有敬佛、祭祖的物品送到佛寺,虔诚地听佛爷念诵经书经文;第三天“亚南”(滴水),正午时,在释迦牟尼佛像前跪拜,双手合十至头顶,口中念念有词,将银钵中清水轻轻滴入大地,向佛祖和祖先亡灵祈求平安,“赕”的活动才算结束,整个过程神圣而又隆重。

“奥瓦萨”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(阳历9月中旬)。这一天,表示从“关门节”以来的安居斋戒期已满,男女老幼皆盛装去佛寺里拜佛,以食物、鲜花、蜡条、钱币献佛,向佛祖忏悔,祈求佛祖赐福降平安,同时举行盛大的娱乐集会,“章哈”演唱,放高升、晚上放焰火、放孔明灯等,庆祝开门节。此时,雨季已过,稻谷收割完毕,故也称为庆祝丰收的节日。
 

瑶族“盘王节”

瑶族“盘王节”的传说:

西双版纳州的瑶族主要居住在勐腊县的瑶区,景洪市勐旺乡。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

传说久很久以前,评王和高王打仗,评王出了赏价,谁能胜高王,不仅重赏,还把第三位公主嫁给他,这时无人敢应,瑶族始祖盘护应召出征,渡海取回高王的首级,得配三公主,受封于“南京稽山十宝殿”为王,始称盘王。盘王与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,传下瑶家十二姓。后来,盘王上山打猎,不幸被山羊触下山崖而死。不久,儿女们在悬崖脚下的一棵樟树下找到了盘王的遗体,他们砍到树,制成木鼓,打死山羊,剥下皮做鼓面,敲鼓唱歌,哀悼盘王。从此,瑶族人民每到农历十月十六日(盘王生日)敲响长鼓,唱歌跳舞来纪念盘王。瑶家十二姓被赶出千家洞后,在迁徙途中过大海,遇上了大风大浪,7天7夜都未到岸,后烧香许愿而获得盘王的保护,过海登岸。为了报答盘王保护之恩和祈求人畜兴旺。十二姓瑶族每到一定时候,都要“还盘王愿”,“做盘王”、跳“盘王舞”,“跳长鼓舞”和“唱盘王歌”。盘王死后,一只眼睛变成太阳,一只变成月亮,肌肉变成山脉,血管变成河流,大地的花草树木,是盘王的皮毛。在瑶族人民的心目中,盘王是与日月同辉的神像。因此,逢年过节,瑶族人民还要拜天地纪念盘王。

现在过盘王节,多在瑶族集聚的村寨和瑶区乡开展活动,有时也在勐腊县开展节庆活动。活动内容主要是歌舞表演和体育项目竞赛,由瑶族群众演唱瑶族民歌、跳瑶族传统舞蹈,举行摇旗擂台赛、顶杆竞赛。盘王节庆很有名声,每逢节庆,省内外瑶族代表、嘉宾和州内各族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庆贺,共度节日。盘王节盛况空前,它已成为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、增进友谊与团结的民族节日。

基诺族“特懋克”节

特懋克节的传说:

每年农历十二月,基诺族都要过“特懋克”节。1988年1月28日,州人大常委会决定把特懋克节的时间定在每年2月6日至8日。特懋克意为“打铁节”。

相传,有个妇女婚后怀胎,怀了9年零9个月也生不下来。她就抱了一只白母鸡和一只黑母鸡去巫师“莫丕”处献菜献饭,想求得“莫丕”的救助,结果“莫丕”施展了所有的巫术,小孩还是生不下来。有一天,妇女觉得她的肋巴骨很疼,疼得她坐立不安,汗如雨下。过了一个时辰,肚子里的娃娃咬断了她的七根肋巴骨,从肋下跳出来一个男孩,一手拿着火钳,一手拿着铁锤,一出生就打起铁来。从那时候起,基诺人开始使用铁器了。据传,后来基诺人就有了“特懋克”节。特为打,意为“打铁节”。特为打,懋克为“大的铁”,直译为“打铁节”。

 

彝族“百诗佳”节

二月八“百诗佳”传说:

百诗佳是彝语“英雄”之意。

相传,有一个叫进贤的彝族小伙子,力大无比,武艺高强,上山打虎,下海擒龙不在话下,乡亲们都很尊重他。有一年,外敌入侵国家,进贤应征入伍。临行之前,他对乡亲你们 说:过年的时候就回来。进贤一走就是一年。第二年春节,还不见进贤回来,乡亲们认为他一定是为国捐躯了,到了农历二月初七傍晚,人们还沉浸在失去好小伙的悲痛之中,突然,一阵锣鼓声响起,只见进贤骑着高头大马,披红挂彩进革来。在乡亲们的追问下,进贤说出了原委;在抵御外敌的战斗中,进贤英勇杀敌,屡立战功,被皇帝封为大将军。可在一次战斗中他不幸身负重伤,因为疗伤,才延误了归期。为了欢迎进贤归来,第二天,也就是农历二月初八这一天,村民穿上漂亮衣服,杀猪宰羊,弹起了弦,跳起了三跺脚,荡秋千,对山歌,打陀螺,丢包,热热闹闹为这位英雄补过春节。从那以后,香堂人就把农历二月初八定为英雄的节日,并沿袭下来。

另一传说:传说很久以前,创造人类的老天爷叫每个民族的头人到他那里领取各民族的文字,并要求头人们用3个月零3天的时间把本民族的人都教会,才能分到谷魂、田地、牛马等。香堂人的头人把文字刻在了糯米粑粑上。在回家的路上,头人因为饥饿,把刻有文字的粑粑都吃光了,没有把文字教给族人。香堂人因此没有分到谷魂、田地、牛马等。香堂人的生活陷入了极端贫困中。在他们的一再祈求下,老天爷派一对兄妹带着谷魂、田地、牛马下凡,并为他们各准备了两颗鸡蛋大的饭作为路上的干粮。路上妹妹丢失了一颗,吃了一颗。哥哥让妹妹与自己同吃剩下的一颗,妹妹说这样俩人谁都到不了人间。她让哥哥带着东西先到人间,返回天上时再来接她。妹妹告诉哥哥,如果她死了,每年的二月初七早上到寨子的东面最高的山上最高的树下叫她的魂,她将给香堂人的谷魂及来年带来好运。哥哥返回天上时,在路上发现了妹妹的尸体。为了纪念这位品德高尚的姑娘,彝族把农历二月初八订为自己的节日。
  2000年,勐腊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“二月八百诗佳”定为勐腊县内彝族的传统节日。活动有荡秋千、打陀螺、跳笙、跳三跺脚、对歌、经贸活动等。
 

哈尼族“嘎汤帕”节

“嘎汤帕”是哈尼族新年节(即元旦),意为“万物更新”,新的一年开始之意。过去都于每年农历12月最后一个属牛日为“嘎汤帕”日。“耶苦扎”节,是哈尼族纪念祖先——“阿培耶苦”的传统节庆活动,时间在每年农历6月最后一个属牛日前后。为便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办好自己最大的传统节日——“嘎汤帕”节,1987年,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把“嘎汤帕”节统一定在每年公历1月2—4日。节日期间,哈尼族村村寨寨、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,人们杀猪宰牛,广邀亲朋好友一起喝酒、唱歌、跳舞。节日期间必须要舂粑粑、祭祖先,还举行荡秋千、打陀螺、对歌等文体活动。

诗歌中唱到:在美丽的加滇地方/聪明的阿培汤玛阿尧/开创了嘎汤帕节/阿培汤玛阿尧说/嘎汤帕要过十五天/从那以后/雅尼雅有了嘎汤帕节/雅尼雅过嘎汤帕节/杀了牛羊又宰猪/祭祀祖先神灵/祭祀万物之神/洗去了身上的尘土哟/算清了记帐的木刻/雅尼雅过嘎汤帕节/该说的话就要说/该唱的歌就要唱/该办的事情要办好/该吃的东西要吃饱/该喝的米酒要喝足/家家男儿高兴/家家女儿欢乐/在欢乐的日子里/阿培咪耶来到了加滇/跟雅尼雅过嘎汤帕/在欢乐的节日中/在丰盛的酒席上/快活的阿培咪耶/忘了日出月落/在欢乐的节日里/雅尼雅只顾高兴/男男女女只顾吃肉喝酒/一天吃掉三箩米/一天要宰三头猪/一天要喝三坛酒/谷米少了/酒肉少了/这时雅尼雅啊/才知道发愁/要汤玛阿尧把嘎汤帕改成5天。
 


来源: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  西双版纳州政府网站

标签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  • 上一篇: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
  • 下一篇:西双版纳州概况
  • 无相关信息
    昆明生活资讯

    昆明图文信息
    蝴蝶泉(4A)-大理旅游
    蝴蝶泉(4A)-大理旅游
    油炸竹虫
    油炸竹虫
    酸笋煮鱼(鸡)
    酸笋煮鱼(鸡)
    竹筒饭
    竹筒饭
    香茅草烤鱼
    香茅草烤鱼
    柠檬烤鱼
    柠檬烤鱼
    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    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    昆明旅游索道攻略
    昆明旅游索道攻略
  •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

    关于我们 | 打赏支持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 | 帮助中心 | 友情链接 |

    Copyright © 2023 kmw.cc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昆明网 版权所有
    ICP备06013414号-3 公安备 42010502001045